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财经> 产业经济>正文内容
  • 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风靡中国
  • 2014年06月21日来源:参考消息

提要:放眼整个亚洲地区,没有哪个国家对足球的热情超过中国。尽管没有本国国家队可以加油助威,但是预计仍将有创纪录数量的中国足球球迷将在北京时间的凌晨观看2014年世界杯。

中国球迷为世界杯“颠倒黑白”

大批中国游客和球迷已出现在巴西圣保罗等地街头,以“特有的方式”过着自己的足球瘾。中国国内球迷更不在话下,他们一如既往,不顾时差,连夜看球,“耽误什么,也不能耽误看球”。(美国《纽约时报》)

中国球迷不惜熬夜看球由于与主办国巴西存在11小时时差,大部分比赛将在中国深夜或凌晨直播。但根据历史判断,这不会阻止球迷看球。2006年和2010年世界杯都吸引了大批中国观众,尽管这两届比赛中国队都没有资格进入决赛圈。

国际足联表示,中国是观看2006年世界杯人数最多的国家,全部比赛有39.8亿人次观看,占电视观众总人次的15%。观看2010年世界杯的中国观众更多,平均每场比赛约有1750万中国人观看——即使是在深夜。(美国《纽约时报》)

与很多其他国家的球迷不一样,中国能迅速支持本国之外的球队,同时带着类似该国人的激动和热情。常见的被支持的球队有西班牙、德国和英格兰。(美国《国际财经日报》)

中国人对足球的热忱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毛泽东在上学时曾当过足球守门员。而邓小平在国外留学期间省吃俭用攒钱买票,就是为了能在1924年巴黎举行奥运会的时候看场足球赛。习近平上台后也表达了对足球的“三个愿望”:中国队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及获得世界杯冠军。(德国之声电台)

“病假条”开售 公司也为世界杯让步

由于不愿错过黎明前举行的比赛,为足球疯狂的一些中国人求助于一个地下造假网络,花费300元人民币购买医生所开的能够让他们在酒吧里度过一个漫长清晨后不去上班的病假条。(英国《每日电讯报》)

在淘宝网上就有卖家推出假病假条,“贴心”地为球迷解除时差之苦,花上大约150欧元就能买到一张直到7月13日决赛那天的病假条。(德国之声电台)

而熬夜看球意味着早上在办公室将会昏昏沉沉,中国一些公司决定做出一些特殊让步。

有中国媒体报道称,位于广州的一家公司在世界杯期间向员工提供最多3天的休假。公司还会在13日为员工提供直播比赛的大屏幕,还有免费啤酒、饮料和小吃。

重庆一家网络公司向员工免费发放面膜,让他们在第二天即使感觉不清醒,也能看起来比较清醒。还有一家公司推迟了上班时间。(美国《纽约时报》)

中国一些保险公司为球迷们推出了一系列新奇的保险项目,例如,“心碎险”、“失望险”、“防范足球流氓险”、“饮酒过量险”等。报道说,一家重庆保险公司 推出专为阿根廷、法国、德国、荷兰等国球迷打造的“淘汰险”,一旦他们所支持的球队遭淘汰,便可获得赔偿。保费8元人民币,索赔额高达49元。(英国《每日电讯报》)

中国球迷“苦等”中国足球

中国要是爱什么事情,便会为之疯狂。尽管篮球可能是该国最受欢迎的团队运动,但是足球在过去10年也迅速赢得了上升势头,拥有了约6亿球迷。(美国《国际财经日报》)

国足状态令国人难堪

中国在奥运奖牌数上实现了“大跃进”,2008年位居北京奥运金牌榜首。不过在国际足坛上,中国依然“无足轻重”。2002年中国绝无仅有地参加了一次,不过也是32支球队倒数第一。(美国之音)

从那时候起,中国的足球迷——依旧数量庞大和狂热——只能寻找一个寄托。很长时间以来,阿根廷队是中国最喜爱的球队之一。(彭博社)

对许多人而言,中国在球场上缺少成功不仅仅是国民失望的来源,也是一种“国家耻辱”。去年夏天,当中国国家队以1比5输给泰国时,很多网民抱怨“丢脸”,甚至还说国家足球队给中国带来了“耻辱”。由于主要竞争对手日本的足球获得更大的成功,1998年以来每次都有资格参加世界杯,相形之下,中国足球的糟糕状态令国人感受尤为难堪。(日本外交学者)

这是中国出了名的劣势所在:只挤进世界杯一次,在国际足联的世界排名中落后于博茨瓦纳、爱沙尼亚、刚果,甚至小小的卡塔尔。(英国《每日电讯报》)

“球迷文化”渐成形

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微博上,大量关于世界杯的话题引来了成千上万的评论和数百万的浏览。

许多对世界杯十分好奇的中国球迷在寻求指点迷津,就像某个网络论坛所说的那样,学习如何“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球迷”。要想做到这一点,一名网民建议“至少知道除了梅西、鲁尼以及C罗以外的其他一两个球星”,并“在淘宝上买一件球衣,时不时地穿一穿”。另一个不那么容易令人理解的建议是:“如果有人问你最喜欢的球员是谁,只要说那个长得最丑的球员的名字就行。”微博用户中最受欢迎的球队似乎是德国队:一项名为“德国队加油”的讨论有2500万人次浏览。

网上的热情似乎是一个迹象,显示中国正慢慢建立足球“球迷文化”。报道称,中国投巨资改革本国专业和基层足球俱乐部。政府官员和商业人士希望,中国国家足球队有一天能足够好,好到可以参加世界杯。(美国“石英”财经)

有球迷基础,没球员基础

中国人也想在巴西世界杯球场上潇洒走一回,只可惜国家队实在不济,中国队的表现让众多球迷伤透了心。(德国之声电台)

中国足球缺乏基础

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基础。除了足球学校外,中国几乎没有业余球队。前英格兰队主帅埃里克森说:“当你在中国的公园散步时,几乎看不到像曼彻斯特、伦敦或其他地方那种到处有孩子踢球的景象。”

许多有教育意识的中国人不敢把孩子的未来寄托在足球上。“10岁的孩子每晚要做三四个小时的家庭作业,竞争非常激烈,”在中国工作的美国足球教练特雷弗·兰姆表示,“因为课业的压力,孩子们没有太多的运动时间,更不用说去踢足球了。”(德国《每日镜报》)

中国仅有不到1万名12岁以下注册球员。而在人口约为中国10%的日本,12岁以下注册球员的数量超过30万名。(卡塔尔半岛电视台)

此外,似乎中国过去将很大一部分重点和资金放在了个人运动项目上,以为如果有表现最好的20或40名球员,然后对他们进行专门训练,就可以取得好成绩。但是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中国国家队的最佳球员和第二梯队的球员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中国的足球后备力量和日本相比非常薄弱,在日本,每年的联赛都会有新的球星崭露头角。(美国《纽约时报》)

俱乐部须彻底转变观念

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这对于中国独生子女一代而言是一个巨大困扰。和他人分享的理念对这些孩子来说十分陌生。在足球场上,他们也不会真正学会和习惯在正确的时刻做传球的那个人。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中国足球的问题:大型俱乐部要在培养新人的时候彻底转变观念。可是,这种情况并不会出现。因为经济的繁荣,很多中超俱乐部背后都有财大气粗肯花钱的金主撑腰。不过到目前为止,各家俱乐部出手虽然大方,钱花的却不是正地方。这些俱乐部没有建立起坚实的青训体系,而是砸钱请外援加盟。在这种环境下,中国队能与其他足球强队抗衡的日子看起来还遥遥无期。

北京的逻辑是,在体育上也可以像在政治上那样用计划取得成功。这方面似乎有了最佳佐证:北京在2008年作为东道主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中国代表团创造了金牌纪录。一个大国把各地最好的运动员聚集起来进行多年的严格艰苦训练,再选出其中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奥运会,这种策略也的确在一些体育项目中取得了成功。(德国之声电台)

中国举办过亚洲杯足球赛,也举办了两次女足世界杯。它的下一个目标很明显是男足世界杯,尽管中国是否会递交申请依然是未知数。(日本外交学者)

如果中国无法拥有精英水平的足球队,那么中国的世界杯热潮只能仅限于世界杯产品“生产潮”。



责任编辑:周锦秀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