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措并举,江苏今夏用电负荷已三创新高
- 2025年08月14日来源:交汇点新闻
提要:从“刚性供应”到“柔性精管”,消费侧成为重要电力“资源池”。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切实做细做实负荷资源管理,通过积极挖掘前置措施、灵活调度的新型平衡资源、精准实施“节电响应”,为电力供需平衡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这个夏天过半,江苏全省用电负荷已经三创新高,达到15281万千瓦,该负荷相当于近15亿盏100瓦的灯泡同时点亮。
上亿负荷量级之下,每向上攀升100千瓦,保供压力都成倍放大——
从“刚性供应”到“柔性精管”,消费侧成为重要电力“资源池”。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切实做细做实负荷资源管理,通过积极挖掘前置措施、灵活调度的新型平衡资源、精准实施“节电响应”,为电力供需平衡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多措并举,负荷管理精准高效
4月30日,江苏出台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充分挖掘工商业用户调峰能力,增加工商业用户用电与新能源发电的适配互动,降低工商业用户用电成本,协同助推电力市场加快建设,支持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各地全面启动迎峰度夏电力负荷管理前置措施,通过引导企业错峰生产、组织企业集中检修、调动自备电厂顶峰发电等组合拳,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市场处处长阮文骏表示,这也是落实电力保供的重要举措。
为此,国网江苏电力各地市公司主动靠前服务、提前摸排企业年度检修计划,通过“一企一策”协商机制,引导化工、建材、金属制品等工业企业将年度检修计划调整至7—8月用电高峰时段,晚峰时段(18时—22时)集中检修最大转移负荷达104万千瓦。
徐州金虹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位于徐州市沛县的一家钢铁企业,主营生产销售建筑用钢筋、工业用钢材和低合金等品种钢、优特钢等。5月12日,国网徐州沛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丁一健、王祉涵登门,为该企业讲解最新的分时电价执行政策,建议企业结合生产订单情况,在6—8月份优化生产策略,增加白天11时至13时谷时段的生产负荷,约将全天21.43%的产能调整至白天谷时段,调整后白天谷时段用电负荷增至约42万千瓦时,较以往提升约100%。对此,该公司生产负责人李前进表示:“我们积极响应号召,将原本只在夜间谷时段生产的班次进行调整,增加白天谷时段生产,既增加了光伏消纳,又节省了用能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经济省份,一直以来江苏都是工业发展的排头兵,工业用电负荷占电网总负荷的比重近50%。据统计,自7月1日“尖峰电价”政策施行以来,晚峰时段尖峰电价最大错峰成效达313万千瓦,全面筑牢电力保供的安全稳定防线。
“对于有调节能力的连续生产工业电力用户而言,该政策降低了其在重大节日期间的用电成本,有助于提升其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优化尖峰时段设置和增设午间谷时段等措施,有助于缓解高峰时段电网压力,还能促进午间新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市场处专责刘平说。
持续挖潜,新型能源助力保供
7月14日,江苏成功实施我国最大功率的省级车网互动(V2G)集中实测。
当天19时至20时,共有144辆新能源汽车在遍布江苏全域的138台V2G充电桩参与反向放电,最大放电功率达到4194千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兆瓦级集中向电网放电,为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助力电力保供,提升电网韧性作出了创新探索。
面对刚性增长的用电需求,江苏通过技术手段激活千万家庭和企业终端的“柔性力量”,释放巨大的调节潜能。
2024年初,国网江苏电力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率先上线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常态化开展虚拟电厂接入审核、能力检测及市场注册。2024年6月,率先构建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机制;2024年12月,各级负荷管理中心与7家虚拟电厂签订负荷确认协议,出具能力检测报告,支撑虚拟电厂参与现货试运行……一场聚合海量分散资源的能源调配行动正在云端徐徐展开。
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全省80家虚拟电厂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聚合用电容量1160万千瓦。25家虚拟电厂完成现货市场注册,其中民营13家,数量超过一半。
在常州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大屏上跳动着实时负荷曲线。作为全省首个市级虚拟电厂监测管理平台,该平台以微电网为主要汇集单元,重点聚合光伏、储能、充电桩、5G基站等灵活性可调节资源,目前共聚合电力用户3561户,聚合容量达到45.45万千瓦,形成可调能力超12万千瓦的实时调节资源池,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
“在夏季、冬季等电力供应紧张时段,虚拟电厂可直接调度海量分散的充电桩、空调、储能等资源,通过它们积极参与电网互动,实现特定时段内的负荷调节,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国网江苏电力营服中心负荷管理部主任段梅梅表示。
全民参与,节约用电凝聚合力
7月20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南通队与盐城队在南通足球训练中心如皋基地展开激烈角逐。赛场外,国网如皋市供电公司开展的“e起节电”活动同样火热,吸引众多球迷参与,为赛事增添一抹独特的绿色风采。“看比赛还能学到节电知识,拿小礼品,真挺有意思。”一位盐城队球迷笑着说。
今夏,国网江苏电力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住建厅等多部门印发《2025年迎峰度夏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的通知》,并针对今夏居民空调负荷大、用电高峰通常都在晚间等特点,推出“智享酷夏·e起节电”活动。活动由“智能家电主动节电”和“峰时节电”两部分组成。用户在晚峰时段将智能家电设备调节至节能状态(空调调至26℃及以上,热水器保温模式)或关闭,即成功参与了“智能家电主动节电”活动,最高可获10元电费优惠券。
此外,居民还能根据活动通知,参加“峰时节电”,在活动日的19:00至21:00期间的用电量相比前一天同期每降低1千瓦时,即可获得2元电费优惠券,单次最高可获10元电费优惠券。
数据显示,江苏已累计绑定空调、热水器等智能家电设备近6万台,开展9轮居民节电互动,覆盖用户数达17.12万户次、智能设备参与28.78万台次,单轮最大峰时压降规模达3.3万千瓦。参加“峰时节电”的用户也已突破了10万户。
“节电旋风”刮到了“苏超”场外,国网江苏电力还通过“网上国网”App、短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普及节电知识,线下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商超、进社区、进校园”五进宣传,组织节电小课堂、互动答题、打卡墙、节能漫画展等多样活动,推动节电理念融入社会各层面。
目前已形成“三个精准”的节电引导体系,即精准邀约时段、精准激励用户、精准匹配电网负荷。“节电行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与电网高峰的高效匹配。在峰值负荷时段,引导大量居民错峰运行家电设备,有效实现‘削峰填谷’。”阮文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