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区:多元化解劳动争议助推园区和谐发展
- 2023年08月31日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提要:今年以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扣全区中心工作,瞄准“苏北最高、沿海一流,大手笔建设现代化新港城几何中心”主题主线,结合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园区工作要求,坚持“先调后裁,调裁结合,调解为主”的思路,积极培育金牌调解组织,密织劳动争议纠纷调解网,多元化解劳动争议纠纷,全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园区发展贡献人社力量。截至目前,全区接受劳动者反映劳动争议纠纷案件500余件,立案审理212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0%以上,结案率95%以上。
今年以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扣全区中心工作,瞄准“苏北最高、沿海一流,大手笔建设现代化新港城几何中心”主题主线,结合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园区工作要求,坚持“先调后裁,调裁结合,调解为主”的思路,积极培育金牌调解组织,密织劳动争议纠纷调解网,多元化解劳动争议纠纷,全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园区发展贡献人社力量。截至目前,全区接受劳动者反映劳动争议纠纷案件500余件,立案审理212件,调解成功率达到80%以上,结案率95%以上。
一是建立劳动争议案件联调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劳动争议纠纷联调机制建设,实行常态化办公模式。对群体性、突发性疑难案件,及时召集各单位调解精英进行联合会诊、现场办公、合力攻坚,一站式处理矛盾纠纷。对简单案件实行街道“属地管理”,对涉及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协调住建部门牵头化解,对涉及其他领域欠薪及违法用工的,由劳动监察部门负责处理,建立全域多元联合调解新模式。通过推动联调功能与法律援助无缝衔接,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劳动者维权质效。
二是推动劳动争议案件就地调解。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建立案前调解制度。中云街道调解中心获批省级金牌调解组织,指导朝阳、猴嘴街道调解中心创建市级金牌调解组织,在43家企业设立企业调解中心,实现区域调解组织全覆盖,推动劳动争议就近就地化解。同时将数字化调解向基层延伸,通过电话、微信、QQ、省人社一体化平台,畅通劳动者诉求反映渠道,引导劳动者通过网上办理主张事项申请、组织调解等,实现劳动调解仲裁“零次跑”,最大限度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
三是加强劳动争议案件调裁衔接。建立仲裁员定点联系调解组织制度,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与仲裁业务衔接,定期对辖区内调解组织开展业务指导,主动参与调处基层调解组织受理的重大疑难争议案件,共同探讨有关问题,确保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和仲裁标准统一。同时,建立调解建议书、委托调解、调解协议仲裁审查确认制度,对基层调解组织调解不成的案件,引导当事人进入仲裁程序。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的,可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审查确认申请,确保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和仲裁程序顺畅衔接,提高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公信力和调解协议权威性。
四是完善劳动争议案件预防机制。区人社部门始终坚持把“重源头、强预防”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持之以恒抓宣传。利用节假日,会同政法、工会等部门联合开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集中宣传活动,通过走社区、进企业、上工地,开展法律法规和欠薪预防宣传5场次,接受劳动者咨询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组织开展劳动监察专项行动,对劳动争议纠纷多发、频发的劳务派遣企业、物流企业、在建工地开展劳动保护、工资发放情况专项检查20余次,增强企业依法用工、规范用工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