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给游客一个非来不可的理由
- 2015年11月27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业内人士认为,外出对接、推介,特别是旅游、商业等内容,相比部门而言,行业协会和企业更能把握市场需求,想要吸引目标受众,获得他们的关注也更能手到擒来。采访中,笔者也了解到,相对于国内的旅游发展和管理制度而言,香港地区的旅游业由香港旅游协会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管理。香港旅游协会根据港府的法规成立,是推动香港旅游业发展的法定社会机构。
近日,由我市主办,香港商报、香港旅行社协会等机构承办的“连云港—香港”旅游合作推介会在花果山大酒店举行。据悉,这是我省近年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旅游交流合作活动。这一场旅游交流活动不仅让两地牵手互动,通过香港超高的人气带动连云港旅游,更多的意义则在于,香港多年来在发展旅游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营销舞台让给旅游主体
和国内很多旅游城市的营销方式不同,在香港旅游推介会上,整场活动除了开场白由当地的官员致礼貌热情的欢迎词外,大部分内容都由旅游企业、旅游营销团体来完成。像是香港旅行社协会介绍本地有关的资讯和营销内容,又如香港海洋公园负责人介绍新一年的企业计划和相关活动。业内人士认为,外出对接、推介,特别是旅游、商业等内容,相比部门而言,行业协会和企业更能把握市场需求,想要吸引目标受众,获得他们的关注也更能手到擒来。采访中,笔者也了解到,相对于国内的旅游发展和管理制度而言,香港地区的旅游业由香港旅游协会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管理。香港旅游协会根据港府的法规成立,是推动香港旅游业发展的法定社会机构。市场主导型旅游管理模式十分强调市场机制对旅游发展的基础作用,在旅游市场上起一个公正且高水平的裁判员的作用。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市对外举办的一系列推介活动已经开始尝试让企业唱戏,让他们成为推介连云港旅游的主角。“主要是我们更熟悉这个市场,市级的旅游推介活动让我们来做介绍更方便,也更能把握住相关人群的需求。”市天马旅行社经理赵媛媛就曾经“主导”过好多场针对上海、苏州等地的推介活动,通过事前与旅游部门的沟通,编制好相应的产品线路,将更多旅游相关行业纳入进来,再进行整合营销,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今后的旅游产业管理中,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经验,充分利用好协会与市场的关系,调动协会的积极性,让市场更好地发挥旅游资源的协调配置作用,同时,将营销的大舞台让给旅游主体。
“无淡季”在于活动出新
如果有人问,啥时候去香港人少点。去过的人就会告诉你,啥时候去人都不少。也就是说,香港旅游没有淡季,12个月里,旅游景点的人气都很旺。探究其中的原因,除了良好的气候因素,最为重要的,也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通过系列营销、文化活动,吸引人气,拉紧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发布会上,香港海洋公园中国区负责人对外发布了2016年全年的系列活动,除了在不同季节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在秋冬季节的万圣节、感恩节以及圣诞节,都有针对不同人群的优惠活动,特别是其中的感恩节特惠中推出的全家套票,意在吸引老年游客的积极参与。
“最近,朋友圈里晒的都是雪后连云港的美景,摄影爱好者们也纷纷扛着机器到海上云台山、花果山寻找拍摄地。这也说明,秋冬季节想吸引人气并不难,关键是找准游客的需求,与游客形成互动。”市友好旅行社负责人李道勇表示,如果借鉴香港的经验,明年我们也可以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时节举办特色活动,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举办相应的活动来吸引游客。以缤纷的雪景为例,旅游营销主管部门牵头,相关景区、旅行社乃至宾馆积极配合,以举办类似的摄影活动为由头,将旅游各个要素纳入活动中,既展示形象,又做了很好的营销,最为重要的是方便了游客,给游客一个想要来连云港的理由。
推广中心期待更好作为
活动现场,连云港和香港两地不仅分别对旅游资源进行了重点推介,两地旅行社还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同时,连云港旅游(香港)推广中心也正式挂牌。“这个推广中心的建立,一方面搭建了香港与连云港旅游交流平台,促进香港旅游业界对我市旅游的了解,可以提升我市旅游在香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市旅游局市场推广处负责人白兴龙介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香港的诸多优势,把连云港特色旅游文化展示给世人,让更多人了解连云港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点。
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该如何发挥这个推广中心的作用?笔者了解到,近年来,为了提升我市在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市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推广中心,在这些城市通过一系列有热度的活动来推介连云港。先是连续多年的美猴王申吉活动,为连云港旅游在2008年奥运会到来前掀起了一股热潮。而后是上海世博会前后,也通过一系列的合作、交流活动,在上海乃至周边城市扎根,通过这些活动,以上海为核心的苏南、长三角一带城市已经成为我市最为稳定和核心的客源地市场。而这次来到香港,我们又该如何利用好这个推广中心,让连云港旅游的知名度获得当地认可,让孙大圣故里进入国际视角?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旅游以及更多行业内人士思考和关注。徐黎一 高苏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