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聚红色力量 七彩助民惠民 努力开创志愿服务“猴嘴模式”
- 2021年08月13日来源:猴嘴街道
提要:经过五年的发展壮大,猴嘴街道“七彩海盐”志愿服务队现有队员千余人,形成了“1+8”的建设格局,“1”即街道“七彩海盐”志愿服务队为龙头,“8”即8个村社结合自身实际,组建8支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猴嘴街道于2015年初成立“七彩海盐”志愿服务队,成立之初,志愿服务队仅有成员30余名,且均为机关工作人员。经过五年的发展壮大,猴嘴街道“七彩海盐”志愿服务队现有队员千余人,形成了“1+8”的建设格局,“1”即街道“七彩海盐”志愿服务队为龙头,“8”即8个村社结合自身实际,组建8支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此外,街道“七彩海盐”志愿服务队深度挖掘淮盐精神品质,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构建起7个志愿特色服务板块,进一步展现爱民、为民、助民、惠民新形象。
一、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
街道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将开展志愿服务作为扩大政府服务半径、提升辖区群众满意度的重要载体,因此,街道狠抓组织建设、人员队伍、服务机制三个着力点。加强组织保障。为确保“七彩海盐”志愿服务工作有序开展,街道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各条线分管领导担任小组成员,负责服务站日常管理、运行工作。下设宣传处、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全力推动“网格化”管理。壮大人才队伍。通过张贴“招贤榜”、组织人员走街串巷发放《致广大居民朋友一份信》等多种途径,积极动员热爱公益事业的全街干群加入服务队伍,排查梳理辖区群众实际需求,组建特色化服务队伍,开展“接地气”的志愿服务,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指数。健全服务机制。每年度年初制定《“七彩海盐”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计划》,出台了志愿服务队人员招募机制、志愿服务者工作守则、志愿服务开展规范等规章制度,明确队伍成员的行为规范。同时,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灵活多样的志愿者管理、发展模式以及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制度,全力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二、丰富活动内容,确保服务质量
瞄准群众需求靶心重点打造“七彩海盐”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运行至今,已吸纳3000多名志愿者服务力量,形成了人员队伍专业化、服务内容精细化、成效评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以“便民”为中心,联合猴嘴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健康医疗服务队,推出“六送”服务项目,免费上门为辖区80岁以上的孤寡独居老人进行量血压、测血糖等诊疗服务,并建立健康档案,为辖区孤寡空巢老人晚年生活送去一份关爱和呵护。组织开展“了解自我身体健康”体检报告解读、大型诊疗服务40余场,为老百姓的健康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以“安民”为保障,组建由社区法律顾问、专业律师及各领域专家组成的法律维权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法律维权咨询服务,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法律维权意识。先后开通维权服务热线、QQ群、微信群,定期开展“专家解忧”行动,针对债务、物业、邻里、环保、婚姻等纠纷,为百姓排忧解难,切实将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以“助民”为动力,以空巢、独居、困难老人为重点,结对帮扶空巢独居老人,规范化实施“每半周一次问候、每月一次上门探望”等结对机制,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水电维修等各类服务。以“乐民”为载体,在社区在职党员当中很多都有舞蹈、唱歌、书画的艺术爱好,通过招募吸纳,把他们“引进”到社区舞蹈队、腰鼓队、书画社等社团中,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社区文化工作相结合,壮大社区文体团队力量。每逢重大或传统节日,民间文艺团队都积极组织策划各类主题活动,通过系列文化活动极大丰富居民生活,和睦邻里关系。
三、夯实工作品牌,服务发展需求。
紧紧围绕“社会全动员、服务全覆盖、爱心无死角”的发展总要求,积极构建“点线面”立体式服务格局,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落实、落细、落小。点:在各社区(村)开设“七彩海盐志愿服务队帮帮忙信箱”,抽调专人负责诉求信件收集、服务事项反馈、后期跟踪评价等日常事务,精准对接辖区群众实际需求,全力建设“和谐猴嘴”,截至目前,成功解决群众诉求300余件。线:精心打造“流动服务站”,邀请法律、卫生、科技、劳动等专家组建“专家服务团”,深入辖区大街小巷,面对面倾听辖区群众“烦恼”,现场解决辖区群众反映的“心病”,构建起一道美丽的“流动服务线”。面:联动农家书屋、党员加油站、百姓大舞台、市图书馆社区分馆、众创空间等有力载体,广泛开展“文化寻根、传承记忆”“快乐暑假、多彩假日”“邻里守望、互助帮扶”“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创业致富、全民创业”“帮您出招、助您维权”、“我们节日、快乐的生活”等七类特色志愿帮扶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明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