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擦亮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金字招牌
- 2019年03月25日来源:环保局
提要:市开发区是全市首家获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金字招牌的功能园区。近年来,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高科技、都市型、低污染的“三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导向,矢志不渝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双丰收。
市开发区是全市首家获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金字招牌的功能园区。近年来,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高科技、都市型、低污染的“三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导向,矢志不渝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双丰收。根据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中位列前30强,雄居全国第一板块,为“抢占高质发展制高点,勇当后发先至排头兵”添加了鲜明的绿色注脚。其制胜法宝在于:
一、生态建设抓基础。开发区坚持规划引领绿色发展,为了进一步落实“三线一单”要求,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完成了1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片区和59.6平方公里的市托管片区的跟踪规划环评,并已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市环保局组织的专家审查论证。目前,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已高达79.3%,新医药产业基地获批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康缘药业和恒瑞医药2家企业完成国家级绿色工厂申报并通过公示。每年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1.5亿元以上,建成投运处理能力达4.8万吨/日的西北组团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完成大浦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一级A提标改造,2018年新建污水管网18公里,排查整修雨污分流管道80余公里,在全区19条河流的35个断面建立了水质监测点,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已建成全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信息管理平台,对17家重点企业纳入日常动态管理。开发区持有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权威环保品牌连续多年高水平通过上级复审。
二、污染防治抓创新。开发区为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勇于创新,力求实效,按照“问题导向、精准管控”的思路扎实推进工作。“治气”方面,按照“一企一策、分类整治”的办法,围绕大气国控点周边,严控混凝土搅拌企业、建筑工地、散货堆场、开山采石等烟尘、粉尘治理,整治餐饮单位油烟240家、重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25家,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淘汰率100%。2018年,开发区PM2.5浓度42微克/立方米,全市最低,异味扰民信访数量在2017年同比下降78%的基础上,2018年同期继续下降36%;“治水”方面,按照“一河一策、截污修复”的策略,通过强化污水截流、完善污水管网、生态修复、市区联动等措施确保重点河流治理到位。在全区19条河流的35个断面建立了水质监测点,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参照省市做法对各街道实施区级水环境生态补偿。2018年,开发区列入省考的排淡河经十五路桥、大浦调尾河公路桥断面实现了稳定达标,从常年黑臭的劣Ⅴ类水变成了“河清岸绿、鱼翔浅底”的优质Ⅲ类水,上缴省财政补偿经费比上一年减少了92.3%。
三、绿色创建惠民生。
开发区以绿色创建为引领,不断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民生福祉。区内朝阳街道、中云街道已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韩李村和西庄村分别荣获省级“水美村庄”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称号。创智绿园成功入围省级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康缘药业获批江苏省工业旅游示范区,开发区高级中学、朝阳中学、中云中学、五羊社区等单位获评省级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开发区将立足实施“项目立区、产业强区、科技兴区、环境宜区”四大战略,坚持绿色引领、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一体”、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绿色活力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