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打造类自贸区港城模板
- 2015年03月20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出口加工区是连云港市外向型经济的前沿。新常态下,作为国际国内市场连接节点的出口加工区,其政策优化、监管制度创新与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息息相关。
日前,笔者在连云港出口加工区看到,区内艾业无纺布公司进出口部唐玲俐正在办理海关报关手续。“以前,企业货物进出要一票一报,1天才能办完这些手续;现在,我们可以先分批次进出货物,再集中来办理报关手续,20分钟,我手上的票就报完了,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唐玲俐坦言。据悉,“批次进出、集中申报”还只是出口加工区优化整合功能改革试点中的一项监管创新制度。
作为全省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优化整合功能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协同海关、国检等职能部门,加大改革力度,优化通关环境,积极开展监管服务制度创新,已先后成功复制上海自贸区“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智能化卡口验放”、“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区内自行运输”、“统一备案清单”、“集中汇总纳税”等6项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现在坐在办公室里,点点鼠标,就能实现网上申报,最近又取消了部分随附单证,大大减少了我们申报录入时间。”中外运储运公司徐艳云说。此外,出口加工区管理处马处长也介绍说道:“今年初,我们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进出口纳税义务人实行集中汇总纳税,缓解逐票征管的通关瓶颈,经过测算,应税货物通关时间可节省70%。”
出口加工区是连云港市外向型经济的前沿。新常态下,作为国际国内市场连接节点的出口加工区,其政策优化、监管制度创新与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息息相关。据统计,今年1月份,加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837万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634万美元,同比增长28.4%;完成物流企业经营收入550万元,完成保税物流货值1.04亿美元,同比增长73.1%。
转型升级是推动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在抢抓先行先试机遇的同时,连云港出口加工区积极加强部门协调,搭建公共平台,优化服务环境。加工区、海关、国检等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对重点进出口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环节中的问题,帮助企业拓市场、找订单。与此同时,还积极推动建立“三个一”联合通关模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今年,开发区要释放‘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等利好,引导更多的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企业入区经营,探索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合作,推动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功能试点,积极推行‘类自贸区’政策,稳步向综合保税区升级。”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关永健在谈及推动载体升级、扩大开放开发时这样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