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海州钟鼓楼完成保护性修缮 元旦后可登楼观景
- 2014年12月31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位于海州古城的钟鼓楼,是海州区2014年重点文化遗址保护修缮项目。钟鼓楼自今年10月20日起开始修缮,历时两个半月,昨天已经基本完成钟鼓楼的保护性修缮。2015年元旦后,市民便可登楼眺望古城美景。
一座钟鼓楼,道尽千年沧桑。位于海州古城的钟鼓楼,是海州区2014年重点文化遗址保护修缮项目。钟鼓楼自今年10月20日起开始修缮,历时两个半月,昨天已经基本完成钟鼓楼的保护性修缮。2015年元旦后,市民便可登楼眺望古城美景。
修旧如旧保持原貌 尽显古朴典雅神韵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海州古城幸福南路大街上的钟鼓楼修缮现场,这里已经开始拆卸脚手架。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钟鼓楼整体维修工程已全部结束。修整后的钟鼓楼,雕梁画栋、彩绘传神,更显古朴典雅的神韵。
“修缮前的钟鼓楼,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及白蚁虫害,加上缺乏专人维护,近期来顶层瓦当残损,部分廊柱、木构件糟朽越来越严重。”现场施工负责人、海州古建修缮专家王海军介绍,此次修缮前,钟鼓楼存在瓦当滑落及廊柱倒塌的严重安全隐患。
王海军介绍,此次钟鼓楼修缮难度较大,且技术含量高。“针对屋面、台基、墙体、门头、楼梯、木窗、廊柱以及彩绘等10个项目逐一进行。”王海军说,在保证原有建筑风格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防虫防腐、石材保护、消防设施、电力、排水、亮化等设计。
为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这次修缮过程中,也使用原墙体、门窗所采用的栗壳色“大漆”,保持原貌。楼阁两个大门和窗扇已经腐朽,这次按原样进行恢复,廊柱更换后也依然保持原有“京派大红”原貌。楼顶依旧保持五脊六兽风格,同时第一次恢复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炸毁前钟鼓楼的八角风铃。
“根据记载,自明初重建海州城以来,这已经是第八次对钟鼓楼进行修缮。”王海军介绍,最近一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是他的父亲参与复建修缮的。
唤起老海州人历史记忆 2015年元旦后市民可登楼
随着钟鼓楼的修缮完成,2015年元旦后,钟鼓楼将对市民开放。据悉,钟鼓楼今后主要功能定位为陈列展示、创意休闲、历史文化教育等。
“修缮后的钟鼓楼楹联,由港城楹联专家张树庄先生编撰,书法大师许厚文书写,海州美协主席木刻工艺名家陈立新操刀篆刻,堪称港城三绝。”海州街道工作人员介绍。
此次修缮由海州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投入近60万元。经过保护性修缮和落架大修,有着千余年历史的钟鼓楼修缮完毕,焕发出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
今天,钟鼓楼二层楼阁将开始“布展”,2015年元旦期间,海州部分山体石刻、重点碑文、东方天书、佛道造像等拓片文脉将在这里展现。
海州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东表示,鼓楼修复后将逐步实现对社会开放,这次保护修缮不仅展现了钟鼓楼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而且将成为市民又一休闲游览场所,使保护修缮与文物利用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通讯员 于洋 包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