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医院塌方式腐败蚕食医改红利
- 2015年02月09日来源:齐鲁网
提要:可以说,只有在医疗行业也掀起反腐风暴,医改政策的红利才不会被消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才更加可期。
医院采购药品器械要收回扣,医院建楼也要捞一笔,各种“潜规则”在医院内部大行其道。2014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共立案侦查医疗卫生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08件123人,其中院长16人、副院长6人,个别地市甚至出现绝大部分二甲以上公立医院都有相关人员被查处的“塌方式”腐败。(2月8日 新华网)
“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语境下,催生了医改迈向深水区。这些年,国家在医改上迈出的步伐,的确是蛮大的,新农合不断提高覆盖面,城镇医保持续改造升级、大病医保延伸保障病种……这一切,都让公众看到了医改的力度与决心。与此同时,来自国家层面的医疗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般现实语境,的确让人倍感欣慰:哪怕眼下仍然无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在不久的将来,这仍然可能照进现实。
在乐观积极的期待之下,却让人看到了令人心惊的一幕——安徽公立医院出现塌方式腐败,上至局长、院长,下至药械科长、财务科长、采购员、医务人员,往往查处一案牵出数案,查获一人牵出数人甚至数十人,形成窝案串案。这便是说,一些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生,一些以“呵护生命”为职责的医院,都已经“异化”了,偏离了其本质属性,这带来的最大后果,便是其蚕食了医改红利。
从安徽查处的现实案例来看,医院的塌方式腐败,最直接的受害者,无疑是普通的患者。众所周知,国家为新医改投入了巨资,却没有惠及普通百姓,而是养肥了一大群腐败分子。据悉,在医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表面上来看,药价是降了,医保报销的比例也更高了,但是药品的回扣也刺激着医生不合理用药,以及乱开大处方药。这些境况都足以说明,医疗腐败的渗入,其最终,都会转嫁到普通患者身上。
值得拷问的是:安徽公立医院的塌方式腐败,到底是安徽的个案还是全国的普遍现象?这的确值得各地的检察部门介入调查,以便更好地掌握好这背后的真相。客观来说,在同样的监管语境下,公众难以对其他公立医院抱有浪漫的想象。而除此之外,还值得追问的是:为何医疗腐败能够发生?这源于医院内部权力的封闭运行。以院长为例,其既是行政权力的中心,也是学术权威的中心,过大的自主权,为贪腐埋下了伏笔。
如此现状下,一个常识必须被重申:别让医院的塌方式腐败蚕食医改红利。要做到这,一方面,自然是需要检察机关“风暴式”的打击,对于任何的医疗腐败行为,都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因为这涉及公众最起码的看病权;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医院的公权力,也在阳光下运行,破除由于资源紧缺和垄断带来的行业腐败。可以说,只有在医疗行业也掀起反腐风暴,医改政策的红利才不会被消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才更加可期。龙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