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底华润山西并购:花65亿收购价值仅2.8亿项目
- 2014年05月02日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提要:华润电力在收购三个煤矿过程中绕过山西省政府文件,执意以65亿市场评估价格收购仅需支付2.8亿即可获得政府配置的煤矿资产。
华润电力在收购三个煤矿过程中绕过山西省政府文件,执意以65亿市场评估价格收购仅需支付2.8亿即可获得政府配置的煤矿资产。
三个矿中有两个矿的探矿证迟迟未取得,华润电力不仅未中止交易、要回定金和赔偿金,还额外多付出44亿元。
对于该起收购案,华润电力以对收购主体—山西华润持股比例未达到联交所披露门槛未予披露,但实际上山西华润中31%股权系中信信托代华润电力持有,华润电力实际持有山西华润52%股权,达到信披要求。
华润电力在收购前后多次信披违规,遭遇媒体曝光后更对该收购情况持续隐瞒不报。
2014年4月17日晚,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公布,华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伴随宋林的“落马”,其2010年执掌华润电力董事长时,经手的一起交易金额高达79亿元的山西煤矿收购案,再度成为市场质疑焦点。
自2012年开始,媒体已对上述“宋林”时代的巨额山西矿产并购案中,虚高的煤矿价格、缺失的探矿证进行集中报道。而本次,21绿靴独家拿到华润电力在香港高院庭审时出具(2013年7月,华润电力5名小股东在香港高院起诉华润电力20名董事)的文件等证据,揭示华润电力山西煤矿收购背后的四大“真相”。
一起源起于2010年,涉及华润电力(00836.HK)在山西省古交市的三个煤矿并购案,其影响至今仍在资本市场发酵。
港交所信息披露显示,从2003年末华润电力港股上市到2010年7月,即华润电力收购金业集团资产包交易签约的前几个月,宋林一直是华润电力的董事长。而有接近该交易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称,对于该笔对金业集团的收购案,实际上一直是宋林主导负责。
其中虚高的产能及交易价格首先遭到怀疑。“华润电力在收购山西金业时作价过高,夸大该煤矿产能。2010年5月,华润电力以79亿元人民币收购太原华润山西金业集团80%的股权,每吨收购价达3872元人民币,远远高于其他收购项目的价格。此外,该煤矿投产期却一再拖延,去年8月最终取得勘查许可证,去年8至10月和今年首季的煤矿产量仅有5600吨和9000吨,远低于预定的255万吨年产量。”法国巴黎银行在近期报告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