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海 小草莓持续唱响“富民曲”
- 2014年11月27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草莓合作社“帮衬”闯出一片新天地。为改变种植户分散经营的被动状况,提高草莓种植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该镇先后成立草莓专业合作社18个,按“科学谋发展、群众得实惠”的理念,以“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为草莓种植户采购、供应草莓苗,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并且组织收购、销售社员种植的新鲜草莓,为社员提供运输、包装等服务。新桃草莓合作社便是众多合作社的典型代表。
11月24日,桃李村宋振娟又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来打理她的草莓大棚,望着一颗颗红艳艳的草莓喜不自禁。今年,宋振娟承包了10余个温室大棚,与丈夫一起种植经营草莓,预计年收入20万元。像宋振娟一样的草莓种植户在黄川镇不在少数。
黄川草莓种植已有20多年历史,目前该镇已形成以新沭、桃李等村为中心,辐射周边12个村的3万亩草莓经济带,拥有温室2万余栋,可年产草莓鲜果5万余吨,实现产值超4亿元,能带动近1.7万户村民种植草莓致富。草莓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说起草莓,该镇一直重视品牌打造,有着自己的草莓品牌。2001年,该镇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黄川”牌草莓商标,其后的数十年间,“黄川”牌草莓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江苏省“名牌产品”和江苏省著名商标的认证,2013年,“黄川草莓”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次次品牌的认证,刷新了“黄川草莓”的知名度,品牌效应也愈加显著,给该镇的草莓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软”保障。
草莓产业化带动一方农民致富。多年来,该镇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紧紧抓住发展机遇,逐渐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形成了集草莓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高效农业产业化体系。为方便草莓大量收购、畅通农民销售渠道,该镇建起了占地10000余平方米的草莓专业批发市场,方便来自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徐州、宿迁等地的客商在此收购草莓,年交易量可达万吨,交易额超亿元。同时,在每年农户栽植草莓之前,该镇组织种植户与镇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越秀公司签订收购合同,使“订单收购”走进草莓种植户大棚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且越秀公司积极引入国外先进设备,改进现有加工工艺,通过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了草莓保鲜液,生产的保鲜草莓出口泰国,提高了草莓的附加值,增强了黄川草莓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因地制宜拉伸草莓产业旅游链条,该镇凭借着万亩草莓基地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在草莓十里生态路上建起占地200亩草莓高科技示范园、400亩科技生态观光园、1000亩草莓采摘园和1200亩南湾生态草莓园和一个游客接待中心,形成了“一个中心四大园区”的草莓旅游观光基地。园区内,更是对道路实施了硬化改造,补充完善了草莓雕塑、生态小饭馆、大型停车场等设施,让游客们尽情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年接待来自省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
草莓合作社“帮衬”闯出一片新天地。为改变种植户分散经营的被动状况,提高草莓种植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该镇先后成立草莓专业合作社18个,按“科学谋发展、群众得实惠”的理念,以“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为草莓种植户采购、供应草莓苗,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并且组织收购、销售社员种植的新鲜草莓,为社员提供运输、包装等服务。新桃草莓合作社便是众多合作社的典型代表。该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4820万元,现有社员268户,先后被评为“全省五十家示范协会”、“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等,该合作社针对草莓品种单一的实际情况,先后从北京、四川、山东等地引进了左贺清香、红颊、田查理、章姬等10余个草莓新品种在社员间示范推广,且在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滴灌、昆虫授粉、二氧化碳气肥等高新技术,主动与扬州大学开展了草莓脱毒苗技术研发合作。目前,已培育草莓脱毒品种10多个、100万余株,可使亩产增加30%-50%,有效提高了社员间种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果农的经济效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培养了2000多名有文化、懂经营的草莓销售“红娘”,每到草莓上市期间,他们便活跃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120余个大中城市,开拓境外市场,将黄川草莓源源不断地运输出去销售,给该镇的草莓销售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过段时间,我们将迎来大批游客采摘草莓的旺季,现已和新沂、徐州、南京、临沂等地的二三十家旅行社取得了沟通联系,将开通周末果园采摘游,让游客们亲自采摘草莓,不仅省去了果农采摘和运输销售所花的人力、财力,更能使小草莓卖上个好价钱!”该镇农业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