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特色不断彰显 港城工业经济创新转型立潮头
- 2022年08月24日来源:连网
提要:十年奋斗路,我市工业产值连续跨越多个台阶,2021年,全市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历史性突破4000亿元大关,成为江苏应税销售收入增幅前三强城市。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年产值超百亿企业10家,诞生了苏北第一家科创板企业联瑞新材料,培育了中复神鹰、奥神新材等一批细分市场“隐形冠军”。
连云港市地处海州湾畔,挟东西之利,凭浩海而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核心战略,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恒瑞医药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崛起于黄海之滨,不断加快新时代的“后发先至”。
十年奋斗路,我市工业产值连续跨越多个台阶,2021年,全市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历史性突破4000亿元大关,成为江苏应税销售收入增幅前三强城市。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年产值超百亿企业10家,诞生了苏北第一家科创板企业联瑞新材料,培育了中复神鹰、奥神新材等一批细分市场“隐形冠军”。
着力优化产业布局
产业特色不断彰显
凝望浩瀚的历史长河,十年的时光不过是沧海一粟。回望港城工业经济的沧桑巨变,这非凡十年必定要写入史册。
8月8日上午,卫星化学与SK致新共建年产4万吨高端包装新材料(以下简称“EAA”)项目签约仪式在徐圩新区举行,标志着中国首个EAA生产基地正式落地。卫星化学副总裁朱晓东介绍,EAA是一种技术壁垒较高的高附加值化学材料,可有效粘合金属与塑料、纸张与塑料等各类不同的物质。目前,中国市场的EAA全部依赖于进口,该项目投产后可有效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作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迎接的又一项目,该项目的落地被认为是水到渠成。“过去十年,徐圩新区从‘不产一滴油’到国际石化产业链供应链基地,形成了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国际为龙头的三大产业集群。”徐圩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小苏表示,此次EAA项目将依托卫星化学产业链一体化提供持续稳定的原料,通过SK致新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工厂运营经验生产EAA产品,必将补齐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彰显,特色集群高原持续涌现。如今,我市已经形成市开发区、徐圩板桥、南翼两灌、北翼赣榆、东陇海线五大产业片区协同互补,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中华药港”、“中华材料谷”等重点板块加快崛起,5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7个各级特色产业园区点点繁星的区域产业浩瀚星空。
市工信局三级调研员赵永生表示,如今,我市六大主导产业的园区集聚度达到85%以上,产值占比超过80%。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41.9%和37%,产业结构实现持续优化。
回首十年,港城工业经济在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实践有力证明,只要坚守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定力不动摇,就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抓住时代赋予连云港的发展机遇,激发后发先至的强劲动力。
着力加大工业投资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面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我市持续加大工业投资的力度,全市工业投资年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投资项目体量不断突破,后发先至的工业基础愈发坚实。
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斯尔邦石化EVA成品车间内,每袋25公斤的光伏级EVA树脂,堆成一座座小山。作为过去十年我市投产的新材料项目代表,该项目的投产让中国企业掌握了管式法工艺生产光伏级EVA产品。“受行业需求影响,尤其是光伏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带动了EVA产品全线上扬。”斯尔邦石化EVA事业部产品经理龙雨腾介绍,今年前7个月,斯尔邦光伏级EVA产出较去年同期提高26.3%。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增长点。过去十年,盛虹炼化一体化、连云港石化、中化化工等一大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在港城开花结果。
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398.4亿元,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3.2个百分点,是2012年的1.6倍。
在增动力的同时,我市还通过关停取缔与整合搬迁散乱污企业425家、依法关闭化工生产企业256家、淘汰小型冶金企业14家、重组整合化工企业51家、化解船舶产能50万载重吨等方式为我市承接高质量产业投资腾出空间,让出土地。
十年,增和减的取舍间,港城工业经济巨轮展现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鲜明特征。
历经风雨,无惧风浪。当前,我市正在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的有效投资,用增的动力化解发展的困局,用进的姿态搏击市场风浪考验。
着力增强创新动能
“智改数转”加快赋能
十年画卷多娇,是创新成就的澎湃活力;十年华章精彩,是数字赋能成就的日新月异。
8月20日,恒瑞医药研发的前列腺癌领域首个国产创新药瑞维鲁胺举办了全国上市会。其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市医药企业再次刷新了地级市创新药的“连云港纪录”。
十年,这样的创新成绩单不断增厚: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项目燃烧室正在为大国重器提供“心脏”动能;碳纤维复合材料试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成功中标国家工业强基工程;18个产品成为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产品,168个产品入选“专精特新”产品。
在加快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我市工业企业纷纷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在康缘药业固体制剂车间,一批批中药原辅料从前端进入,经过提取、精制变成一袋袋中药颗粒物从生产线上下线。康缘药业固定制剂工厂负责人张江艳介绍,数字化车间不仅帮助企业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保障了企业生产的质量稳定。
如今在港城,强优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模式正成为常态。全市已累计建成省级星级上云企业185家,工信部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和示范智能工厂正在港城大地茁壮成长。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站在新的起点,连云港正拿出“人一之我十之”的干劲,不务虚功、不弃微末,以日保月,以月保年,一步一个脚印地描点成线,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