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文化>正文内容
  • 戏剧展演情系百姓 百花争艳喜结硕果
  • 2014年04月10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举办2014连云港市戏剧节是今年我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文化惠民、文化为民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它也是一次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百姓看戏的公益性惠民展演。

——2014•连云港市戏剧节精彩集锦

港城三月,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由市文广新局主办的“2014·连云港市戏剧节”精彩举办,本次活动汇集了全市各大戏剧门类的优秀舞台作品,从3月23日至27日在全市各大文化场馆轮番上演,为港城市民奉献了多场规模空前的戏剧盛宴。一台台传统与时尚结合的戏曲、一场场动感和韵味交汇的小戏小品为本次戏剧节画上一抹艳丽的色彩。

点击浏览下一页

老树新芽  雅音正声 青春版淮海戏《三拜堂》惊艳启幕

3月23日晚,青春版淮海戏《三拜堂》作为本次戏剧节的首场演出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华丽启幕。《三拜堂》是由国家一级编剧杨再金老师根据传统淮海戏《三拜堂》为淮海班的学员们量身打造而改编的优秀剧目。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淮海戏,让淮海戏后继有人,青春版淮海戏《三拜堂》在保留经典剧目精华的基础上,几易其稿,这次在戏剧节上的首场演出又在以往的曲谱和唱腔上改良创新,运用声、光、电的舞台效果,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名剧以新貌重现舞台。除此之外《三拜堂》还加入了更多生活化和城市化元素,尤其是时下年轻人所熟悉的流行语和犀利的语言,擦出这部经典作品全新的火花,同时增强了它的娱乐性和本土化特色。作为本次戏剧节的“开场戏”,小演员们超水平发挥,生旦净丑,唱念做打,装扮靓丽的他们在舞台上有模有样,精湛的表演引得台下掌声阵阵,欢笑不断,为本次戏剧节赢得头彩。

点击浏览下一页

泪溢鲁兰河  情憾古羽山  大型现代吕剧《没掀开的红盖头》压轴呈现

3月27日晚,大型现代吕剧《没掀开的红盖头》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倾情献演,演出当天,座无虚席,一场压轴好戏让港城市民重温传统戏曲的经典魅力。该剧是东海县吕剧团继《红丝带》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堪称东海县吕剧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这部剧在思想性、戏剧性、文学性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在情节内容上弘扬了中华民族感恩举善的传统美德,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也警示当代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丢失了传统美德及民族气节,深受观众喜爱。

演出当晚,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也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散去,有的观众说:“东海吕剧好听,《没掀开的红盖头》果然名不虚传。”而对于饰演剧中女主人公杨大鸾的著名演员许素平,观众们更是毫不吝惜溢美之词,纷纷表示:“杨大鸾舞台扮相靓丽,唱腔圆润,演出了吕剧的精髓!”

点击浏览下一页

精品荟萃  欢乐无限  小戏小品专场绚丽展演

你方唱罢我登场, 3月25日晚,市文化馆艺术剧院戏剧节迎来了本次戏剧节的小品小戏专场展演。来自全市各县区、各艺术院团的演员们为现场观众带来了8部各具特色的小戏小品,为本次戏剧节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东海县吕剧团表演的吕剧《一抹残阳》、灌南县淮海剧团表演的小品《代价》、灌云县淮海剧团的《无花果》、市演艺集团的小品《雾里看花》、连云区文化馆表演的《暖流》等精品节目一一亮相。这些作品角度新颖,立意深刻,贴近时代,贴近百姓生活,每一个作品都以不同的呈现方式反映当下的社会主题,情结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反映了新时期港城人民的生活状况,基层文艺工作者生动夸张却不失真的表演,充满了生活趣味,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观演现场让观众在笑声中领略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生活的真谛。

点击浏览下一页

除了两台大戏和小戏小品专场以外,市淮海剧团小剧场也在本次戏剧节精选了淮海戏、越剧、京剧三个专场演出,邀请白玉兰剧团、越剧协会、京剧协会的戏曲表演爱好者们登台献演,让戏曲票友过足一把戏瘾。

文化引领时代,文化改变生活。此次戏剧展演,惠及观众近万余名,展演期间,场场爆满,细雨纷纷,市民观演的热情也丝毫不减,一台台戏剧精品展演不仅为我市文艺院团提供的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而且为市民带去一次丰盛的戏剧体验。为了让市民观演更加便捷,此次戏剧节采用了一证换一票的方式,想看戏的观众只需要带着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去展演的各大场馆售票窗口免费换取即可,代替了以往的赠票,改变了过去供需不见面,有票的不想看、想看的没有票的局面,既保证了公益惠民,也大大提高了观众群体的观演质量。

举办2014连云港市戏剧节是今年我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文化惠民、文化为民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它也是一次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百姓看戏的公益性惠民展演。通过这次戏剧节的举办,进一步繁荣了我市的戏剧创作,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推动我市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对我市戏剧事业的发展复兴、保护和传承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周锦秀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