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文化>正文内容
  • “史上周期最长”庙会落幕 承载儿时记忆和时代韵味
  • 2014年05月11日来源:连云港新闻网

提要:古海州地区,传统庙会知多少?你知道吗?今年的这场文化与经贸交织、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四月八”庙会,到底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与期盼?庙会落幕之后,庙会如何更加“妙绘”?留给我们几多思考。

庙会,承载了多少代人的记忆。那一声“赶庙会去喽”,寄托着无尽的怀念和深厚的感情。

一年一度的“四月八”庙会闭幕了。此前,南城庙会、朝阳庙会也落下了帷幕。

古海州地区,传统庙会知多少?你知道吗?今年的这场文化与经贸交织、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四月八”庙会,到底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与期盼?庙会落幕之后,庙会如何更加“妙绘”?留给我们几多思考。

古海州地区,传统庙会知多少?

庙会是中国早期民间市集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也称之为“庙市”。以前庙事活动时为满足信徒的需求而自发组织形成商贩货卖活动,进而演变为大型的物资交流盛会。

一般来说,庙会形成的时间在庙宇建成后。

早年间海州地区的庙会可谓是遍地开花,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灌云南城人(今属新浦区)杨汝熊在《徐海十二县庙会调查报告》一文中统计,仅海属地区每年就有17场较大规模的庙会。东海县有东庵娘娘庙会(三月初三)、房山奶奶庙会(三月十八)、白虎山碧霞宫庙会(四月初七至四月初八)、新坝龙山庙会(四月十五);灌云县有前顶三元宫庙会(正月十一至正月十五)、新县娘娘庙(三月初三至三月初四)、南城城隍庙会与大伊山天齐庙会(两会均在清明节期间);赣榆县有青口天后宫前宫大会(三月二十三)、欢墩埠大会(四月初五至四月初七)、沙河信香庙会(四月初八至四月初十)、马厂大会(四月十三至四月十五)。此外,民国时隶属海州的沭阳县(今属宿迁市)还有高流庙会(二月十九至二月二十一、三月十五至三月十八)、阴平庙会(三月初八至三月初十、四月初八至四月十一)、东关庙会(四月十二至四月十五)等地方性庙会。

如今,在港城市区相对影响较大的庙会还有三个:

朝阳新县的娘娘庙会形成时间最早,大约在五代至宋时期。

白虎山庙会与前顶三元宫庙会形成于明末清初。

南城城隍庙庙会形成于清康熙时期。

相传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孝妇的生日,三月三新县娘娘庙会也由此产生。明代海州大儒顾乾在《云台山志》中将此庙会命名为“荒祠春会”,并收为“云台山三十六景”之一。顾乾诗曰:“孝妇荒祠会,年年上已辰;儿童争击鼓,妇女竞羞珍。一日宽愆白,千春祭祀新;欢呼陈百戏,奔走动乡邻。”

南城的城隍庙供奉的是城隍老爷。据传说,城隍是兼管阴阳、有求必应的一方保护神,从天灾人祸到邻里口角、家庭不睦,他都过问。按照当地人的民俗习惯,城隍庙每年会举行三次烧香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清明节。每当清明时节,信徒们抬着城隍的塑像离庙出巡,旌旗招展,鼓乐喧天,还有大批信徒手捧香炉不断“磕倒头”。城隍出坛后在城内转一圈,视察民情,保佑地方风调雨顺。第二次和第三次香火会分别是农历五月端和七月端。

此外,南城地区在每年的正月初十有为玉皇大帝举办烧香会的习俗。相传,正月初十是玉皇大帝的诞辰日,因此大批信众都会赶在初九天黑前赶到南城凤凰东山上的玉皇宫,为玉帝焚香守夜,此习俗称之为“暖寿”。正月初十当天的庙会也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一派热闹的场面。

白虎山碧霞宫庙会则是海州乃至整个苏北地区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地方性庙会。

白虎山庙会俗称“海州庙会”、“碧霞宫香火会”,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来自苏北鲁南地区的商贾艺人群集于此。三百多年来,白虎山庙会从最初的祭神,逐渐演变为各路商贾买卖、文人献艺、百姓物资交流的大市场。与其他民俗一样,庙会这种社会发展的产物,也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表现出强烈的时代色彩。

关于白虎山庙会始于何时,史料中并无确切记载,但毋庸置疑的是,白虎山庙会与海州的碧霞宫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市著名民俗学者刘兆元在《海州民俗志》中对“碧霞”有着十分详细的描述:“海州白虎山碧霞宫,俗称奶奶庙。每年四月初八碧霞宫香火会,其规模之大,香火之盛,仅次于青峰顶三元宫庙会。”

据清《海州事物纪原》载:“农历四月八,白虎山庙会,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清《海州景物略》载:“白虎山庙会,延至关帝庙,绵亘十里。”清代光绪年间海州人相才所编的《朐阳纪略》中记载,“城财碧霞宫,香火胜地,浴佛进香如归市。”这则记载明确了海州的四月八庙会与白虎山下碧霞宫的浴佛节有关。

所谓浴佛节,即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中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各地寺庙都会举行盛大法事,为释迦牟尼佛诵经祈福,沐浴佛容。

相传,海州碧霞寺落成的当天,恰巧是释迦牟尼诞辰,为了庆祝寺院的落成,寺院住持将用于修建寺庙时所用的工具以及剩余的木料赠送给周围百姓,四乡百姓闻之,携老扶幼纷纷前来拿取,一些有商业眼光的商人便在寺庙周围摆摊设点。前来领取工具的人们也就顺便购买各自所需的商品。渐渐地,每年浴佛节这一天便成了四方云集的集市,这就是四月初八白虎山庙会的起源。



责任编辑:王俊改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