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投稿邮箱:news@lygchina.com.cn
中国连云港网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文化>正文内容
  • 将军崖岩画为何以“将军”为名 遗迹毁于60年前
  • 2014年05月20日来源:连云港新闻网

提要:在桃花涧景区,有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天书——将军崖岩画,考古界对它趋之若鹜,早前,更有百万奖金悬赏破译这部天书的密码。

在桃花涧景区,有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天书——将军崖岩画,考古界对它趋之若鹜,早前,更有百万奖金悬赏破译这部天书的密码。

一直以来,国内外专家一直将目光锁定在岩画本体上,却忽略了“将军崖岩画”名称的由来。据说在将军崖岩画被发现之前,岩画旁有一位将军骑马图,因为开采石料,将军骑马图被毁,连拓片或文字记载都没能保留,但将军崖这个名称却被当地百姓口口相传下来。

将军骑马图是否真的存在过?岩画究竟什么样?这位将军又是谁?

按时间推算,最后见过将军骑马图的人现在都已年过古稀,或许再有几十年,见过这幅岩画的人会更加难以寻找,将军崖名称之谜也很可能成为千古谜团。

为此,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访锦屏山附近的老人,试图解开这个没人关注过的谜团。因为没有任何史料对将军骑马图进行过文字记载,或许本次寻访只能缩小至“这位将军可能是谁”的范围。

岩画被毁60年    未留一张照片

在发现将军崖岩画之前,磷矿人说到锦屏山就称其为朐山,海州人又称之为南大山,由于是对整个山脉的统称,众多小山头并没有准确的名称。锦屏山留下了秦、汉、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的许多石刻。

将军崖,曾因崖壁上有一幅骑马者模样的岩画而得名。这幅画上刻着一个头戴盔甲、身骑大马的人像,当地人没有注意这些岩画的奥秘和历史,但大家素来认为骑马者必为将军,故称这幅岩画为将军崖岩画。可惜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初,因为磷矿扩建办公室,这幅将军骑马图被破坏,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

现在的人对原来崖壁上的将军骑马图基本上没有留下什么记忆,因崖壁所在之处靠近刘志洲山,不知将军骑马图是不是宋代遗迹。 

将军点兵方向    有众多小人头像

根据市文管会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看管将军崖岩画的老人就曾亲眼见过这幅将军骑马图。老人名叫胡宝山,家中七代都居住于当地,小时候经常在将军崖附近玩耍。

胡宝山今年76岁,身体硬朗,思绪清晰。在采访之初,记者了解到关于将军模样的岩画有两个版本。其一是“将军骑马图”;其二是“将军牵马图”。胡宝山肯定地表示是“骑马”而非“牵马”。

胡宝山说:“将军骑马图位于将军崖岩画的东面,岩画面向西南方向。整幅岩画为阴刻,当时的线条还非常清晰,长宽各一米左右,岩画上没有任何文字和落款。”这位岩画上的将军右手指向前方点兵,左右拉住马缰。在将军骑马图被毁之前还可以看出五官特征。据胡宝山回忆,“团脸、秃头,不知道是不是带着头盔,身材较魁梧,但没有看见带任何兵器。”

与将军骑马图一起被毁的还有大招崖,崖顶有天然石顶,下雨天可容纳五十人避雨而不湿衣。将军点兵手指方向便是大招崖,崖内有数量众多的人头像。胡宝山说:“每个人头像都不大,最小的和现在的一元钱硬币差不多。十几岁的时候数过几次,因为数量太多,加上杂乱无章,数数就乱,最后用粉笔数一个标记一个,可还是数不清,估计至少有上千个。”

锦屏山周边    古代战事不少

素有“淮海东来第一城”之称的古海州,地处黄海前哨,东濒海道,西接徐邳,北控齐鲁,南蔽江淮,素有“海防要塞”、“中原门户”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锦屏山古称“朐山”,地处海州中心地带,历朝历代发生在这座山周边的战争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坐落于锦屏山东南的刘志洲山在宋金时期曾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事。1982年,市博物馆先后多次对其进行调查,在山上发现多处城垣、炮台、石刻船画以及“招信军”题刻等历史遗迹。1995年,该遗址由省政府公布为江苏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刘志洲山,又名“刘知州山”,该山与附近夹山、哑巴山相连,势成环抱。在宋代时,山东临海,为一处天然良港,与海中云台相对应。地居要塞,扼金兵南侵之咽喉,战略位置显要,成为宋金争峙之地。

据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记载:“南宋初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宿迁人魏胜在山阳起兵,先攻涟水军,再与金兵战于刘志洲山南40公里的大伊山,继而收复海州及其诸县,并投归南宋,权知海州。金兵大举围攻,魏胜率海州军民数退之。又与南宋李宝舟师合作屡退金人。其间李宝舟师曾驻于海州东海县(今南城街道)。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南宋镇江都统制张子盖受张浚派遣,驰援海州魏胜,于石湫堰大败金兵。”

此外,发生在锦屏山周边的历代著名战事还有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与北魏对朐山城的争夺战;北宋末年海州知州张叔夜智取宋江;明朝中晚期海州军民抗击倭寇等诸多战事。而骑马将军图所刻画的“将军”很可能就是这些战事中所涌现出的其中一位。

关于将军骑马图    还有一些零星线索

其实,关于将军骑马图还有一些线索。据胡宝山讲,许多年前,曾有一位老师也关注过这幅将军骑马图,并根据他的描述手绘了一张图片。

此外,桃花涧景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上世纪70年代以前,磷矿有一座矿业中学。一位老师带学生拍毕业照时,便是以将军崖岩画和将军骑马图为背景,但这位老师叫什么,究竟在哪一年拍的毕业照,没人能说得清。

胡宝山还透露,在将军崖岩画被发现之初,四周林立着众多石柱。“每块石柱都不是天然形成,而且体积很大,单独一块都足够一家人盖房所用。”根据胡宝山的描述,这个巨石阵将将军崖岩画与将军骑马图包围,加上巨石阵中有一个天然石屋———大招崖,很像是远古祭祀场所。

相关链接——

将军崖岩画发现以来,围绕其“涵义”争论不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为这里是祭祀之地,岩画是先民祭拜之杰作。

二、将军崖是史前农业起源的见证。

三、是古代先民对上天世界的认识。

同时,“东方天书”岩画留下四大谜团:

一是创作年代不明;

二是表现的内容至今尚未破解;

三是究竟使用了什么工具雕刻;

四是两块重达数万斤的巨石究竟如何从低处搬到高处。

目前,还没有能够测定岩画雕刻年代的科技手段,而上述学术难题,多要参照岩画的年代来破解。



责任编辑:王俊改
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