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体育中心“一场三馆”全面市场化运营
- 2014年07月17日来源:中国连云港网
提要:“进入暑期以来,游泳馆的人流量激增,入池人数每天都在300人以上,周末达到了500人次,为了满足市民的健身娱乐等多方面需求,我们还提供了单位团体社会培训家庭亲子游等多样化服务
“进入暑期以来,游泳馆的人流量激增,入池人数每天都在300人以上,周末达到了500人次,为了满足市民的健身娱乐等多方面需求,我们还提供了单位团体社会培训家庭亲子游等多样化服务。”日前,新海新区指挥部资产办主任孙家排表示。今年年初,市体育中心“一场三馆”全面投入使用,充分整合优势,实行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体育场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运营方式,满足市民健身、休闲的需求,并努力将体育服务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打造体育场馆服务品牌。
市体育中心位于新海新区,总体布局为“一场三馆”,即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全民健身馆。场馆总投资达到了12亿元,怎样运转才能减亏控亏保证场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全国同行面临的共性问题。如何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加大开放力度?如何提升体育场所服务水平,优化市民健身环境?这些问题自从市体育中心开馆以来,就一直萦绕在管理者的脑海中。通过外出学习考察,新海新区指挥部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国有资产要实现保值增值,体育中心要兼顾体育服务公益性,就必须打造培养自己的运营团队走市场化道路,去年11月,成立连云港润强文体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对市体育中心实行自主经营,并开始了面向市场的积极探索。
去年是体育中心部分场馆运行的第一年。体育中心通过积极引进演艺活动提高场馆的使用率,仅当年四季度,市体育馆就承办了10场演艺、赛事、年会等活动,每场人次近6000人,10场总人次近6万人。今年,市体育中心还通过建立网站、微信和美团等网络销售形式,同时承接了舞蹈等单项赛事、建材展销等活动,扩大自身影响,拓展市场。根据各场馆和健身项目的特点,适时推出储值卡、次卡、季卡、年卡、学生卡等多种形式,方便不同健身群体的需求。
据了解,体育中心今年下半年还会积极引进一些大型演艺、赛事等活动,扩大场馆影响力和覆盖面,目前正承接省十八届运动会职工部篮球赛。笔者在游泳馆和健身馆看到,场馆内的醒目位置设置了服务标志、标牌;完善了开放场馆的服务须知、服务内容及相关告知,方便前来锻炼的市民便捷地寻找到各项活动的健身点。如今,场馆又在突显服务人性化、健身环境温馨、舒适上做文章,挖潜增效,根据市民需求调整开放时段,实行上午9时至晚10时全天开放,游泳馆还兼顾特殊人群需要,推出早6:30至8:30晨练项目。在全面进入市场化运营的同时,市体育中心还注重体育服务公益性。目前,市体育中心每天上午向市民免费开放外场,下午则低价开放篮球场、网球场以及排球场等场地。
经过半年的全面运营,市体育中心同时注重场馆管理逐步健全规范了各项管理机制,把硬件管理与软件建立结合起来,针对场地设备、水电、消防、智能化等设施、标记标牌、服务管理、人员上岗、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了细致规范,从设施保障、环境打造、服务内容、制度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场馆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下一步,市体育中心将聚焦于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及其相关赛事、演出、培训、旅游等体育服务业务,力争为社会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文体产品。